400-882-1933
当企业遭遇交易流程完全合规却收到虚开发票的特殊情况时,财务人员应当立即启动风险防控机制。首要任务是核查业务凭证链的完整性,重点确认以下要素:
核验要素 | 核查要点 | 风险指标 |
---|---|---|
合同协议 | 交易双方签章有效性 | 条款与发票内容一致性 |
资金流水 | 支付对象与合同主体对应 | 是否存在第三方代付 |
物流单据 | 货物签收记录完整性 | 运输轨迹可追溯性 |
发现异常发票后应当立即暂停账务处理,按以下步骤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针对已入账的异常发票,需在发现当期的增值税申报表中做进项转出处理,并在会计账簿中单独设置"待处理涉税事项"科目进行核算。
税务机关核查时需重点准备以下证明材料:
特别需要注意交易各环节的时间逻辑匹配,包括合同签订日、货物出库日、物流运输日、发票开具日等关键时点的对应关系。
建立供应商准入的三级审核制度:
初审阶段 | 核实工商登记信息 |
复审阶段 | 现场考察经营场所 |
终审阶段 | 评估财税合规记录 |
当出现供应商失联等极端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涉及跨区域交易的,需特别注意保存货物运输的完整轨迹记录,必要时可申请物流企业出具官方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