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不开口;
有的家长觉得:“贵人语话迟”“水到渠成”“孩子大了就好了”
其实不然,孩子如果迟迟不开口,或只停留在说: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阶段,家长都应高度重视!因为,幼儿期语言是孩子综合能力的体现,孩子不说话可能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也有可能是疾病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
通常孩子在一周岁开口,2-3岁能讲4-5个字或完整的语句,有很多家长等到孩子2周岁了,甚至更大不开口时,才意识到问题,而3岁前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一但错过,年龄越大越难改善,世界上大约百分之6的孩子有语言发育障碍,幼儿期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在儿童康复行业,我们常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组建的新家庭。在这类家庭中,家庭成员的语言多元化常会使孩子处于多语言环境的家庭氛围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那要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语言发育环境呢?7个小妙招分享给大家——
1、避免家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
如果一个家庭中主要代养人的语种较为杂乱,一会说普通话,一会说英文,这不一致性就会导致让孩子语言认识发生错乱。1到2岁是儿童语言的一个爆发期,这阶段内建议家庭成员商量一致,统一语言语种,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2、创造丰富的语言刺激环境
提供大量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刺激,即便在不会说话的前语言时期,也要经常和孩子说话。通过各种室内活动,户外活动,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促进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3、增加与孩子的沟通
跟孩子多沟通,多说话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这个说话并不是盲目的,是带有目的的沟通。比如教孩子数字,并不是让孩子念123456789就可以了。而是让孩子明白1代表的是什么?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孩子,这是一个苹果,1是数量,苹果代表的就是这个水果。结合实物,让孩子能清楚理解并表达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名词。
4、让孩子自己表达
有时候,孩子不会表达是因为家长在孩子没有说话之前就猜到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了。这时候,孩子就认为自己不需要表达,毕竟说话不说话都能完成他们目的。在沟通的时候,多引导孩子自己说话。比如孩子想吃鱼,就要孩子说出:要吃鱼。才夹给他,当一个演员,在孩子不表达的时候,装作理解不了。这样子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必须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5、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个很好地增加孩子的词汇量的方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的场景是有限的,在绘本中,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去看到不同的场景和物品,利用绘本,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当然,这个也跟父母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不会讲故事,就只读绘本上的文字,虽然这样子效果相对差点,但是也是可以增加词汇量。当孩子的表达能力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反过来让孩子来给家长讲故事,这样子就可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
6、多鼓励回应
语言发展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家长要积极回应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批评、嘲笑其发音不准及自言自语。日常生活中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利用玩具和游戏,配合丰富的语调、目光交流、肢体接触去吸引孩子,激发其语言的产生。
7、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
减少单向语言使用情况,例如独自看电视、听音乐、玩手机、玩电脑。对于幼儿来说,2岁以下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2岁以上一次不超过20分钟。
最后,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对于孩子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父母都应该要重视起来,不要等到无法有效干预的时候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