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2-1933
评审要素 | 具体要求 | 得分权重 |
---|---|---|
创意独特性 | 展现个人视角与创新思维 | 30% |
技术完成度 | 软件应用与视觉表现能力 | 25% |
项目多样性 | 涵盖3种以上设计类型 | 20% |
海外设计院校特别注重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呈现,建议在作品集中保留至少20%的版面用于展示设计草图、灵感板等创作痕迹。
跨媒介表达成为近年评审新趋势,将实物模型与数字设计结合的作品集提升27%。尝试在包装设计项目中加入材料实验记录,或在品牌视觉项目中展示动态设计效果。
字体设计在作品集中的重要性常被低估,建议专门设置文字系统设计板块。通过3-5组定制字体的展示,可直观体现造型能力与细节把控水平。
主题挖掘阶段: 建立情绪板收集视觉素材时,建议采用九宫格筛选法。将收集的100+参考图进行归类整理,提取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视觉元素作为设计母题。
实验性创作环节需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通常每个项目的概念验证周期控制在7-10天。采用快速原型法制作3个设计雏形,经小组讨论后选择最优方案深入开发。
成品拍摄环节建议准备两种布光方案:自然光环境适合表现材质细节,影棚灯光配置则有利于突出造型特征。重要项目建议制作1:1实物模型进行多角度拍摄。
跨页设计时采用视觉流引导技术,通过45°对角线构图增强版面动感。重要信息点放置在斐波那契螺旋线的焦点区域,提高信息传达效率。
文字说明采用三级标题体系:主标题使用24pt无衬线字体,副标题18pt,正文文本控制在10-12pt。每段文字长度不超过5行,段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